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重庆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四

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1-12-09 10:53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1.“因材施教”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不变性 B.历史继承性 C.保守性 D.发展性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含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其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题干中,“因材施教”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没有因为时代社会变化而消失,这属于教学原则的继承,反映了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所以B选项正确。

A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题干中的名言出自夸美纽斯,他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的人,重点是在“培养人”上。因此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故本题选择C选项。

3.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针对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教育影响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

B.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

C.教育系统状况的变化要以三个基本要素同时变化为前提

D.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纽带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三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影响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三要素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关系的纽带,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系统状况的变化需要以三个基本要素的变化为前提,但并非是同时变化,ABD选项说法均正确,C选项中同时变化表述错误,故本题表述错误的选C。

4.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教育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也称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升。该理论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融合,并主张将人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C选项,范例教学的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范例,是指教材中那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

D选项,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定义是:结合社会的具体要求、师生的具体情况、所处的教学环境以及正确的教学原则,选择和制定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并在实际中坚决而灵活地施行之,取得在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结果。这个结果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每个学生都获得适时的最合理的教育、教养和发展。该理论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5.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体现的是( )。

A.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B.教学是知、情、意统一过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D.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要防止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说明教学过程并非单一的,而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C选项,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D选项,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而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6.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是( )。

A.头脑风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的培养的途径。创造性的培养需要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A选项,头脑风暴训练指的是集体讨论,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大量产生各种主意。

B选项,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C选项,自我设计训练指的是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

D选项,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有效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1)用途扩散,即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2)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3)方法扩散,即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4)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功能扩散、因果扩散、词语扩散等。

题干中描述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与发散思维中的用途扩散的含义一致,因此,D项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本题答案为D项。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无学习目的的学习动机 B.没有无动机的学习目的

C.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可以互相转化 D.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是一对一的关系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关系。学习目的是指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标。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某种动因,它说明学生为什么要达到这个学习目的。

A、B两项,通常,只有明确而远大的学习目的和正确而高尚的学习动机结合起来,才会使一个人的学习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因此,没有无学习目的的学习动机,也没有无动机的学习目的。因此,A、B项说法正确。

C选项,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可以互相转化,在一种情况下是学习动机的东西,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可能是学习的目的。因此,C项说法正确。

D选项,具有同一学习目的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未必相同。因此,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学习动机相同的学生,其学习目的也未必相同,有的学生,学习目的远大、明确,有的学生,学习目的则近小、模糊。因此,D项说法错误。

综上可知,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择D项。

8.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效能感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的分类及内涵。奥苏贝尔认为通常所说的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A选项,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与通常所说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致同义。故A选项正确。

B选项,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与学习者的兴趣爱好无关,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

C选项,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它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第二,学生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中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这些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是无关的。

D选项,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观察理论的代表人班杜拉提出的,其含义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该选项与题干无关。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是A选项。

9.考试后,学生分析考试成败原因,并做出下一步计划和安排,这种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A选项,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

B选项,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明确认知过程和环节、预计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C选项,组织策略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

D选项,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

本题中学生根据考试结果分析考试原因并进行规划属于元认知策略,故本题选B。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本题选D。

二、判断题

1.新课程标准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新课程标准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1.【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而题干表述的是新课程标准,因此是错误的。

2.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义务是真实自由的前提。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同样是职业自由获得的重要前提。教师履行道德义务和拥有职业自由是不矛盾的,恰恰相反,教师履行了自己的道德义务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例如,教师权利的获得必须基于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基础上,只有履行教育教学义务,才能更好的行使教师的其他权利,也就更好的实现了职业自由。故本题说法错误。

3.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的教学知识、教育手段是内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是外因。( )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老师运用的教学知识、教育手段是外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是内因。故题干表述不正确。

4.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原则是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

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故题干表述错误。

5.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

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定势的含义。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阻碍的作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职位表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马嘉悦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重庆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4教师招聘笔试:中学语文模拟题 —单选(152024教师招聘笔试:中学语文模拟题 —单选(142024教师招聘笔试:中学语文模拟题 —单选(132024教师招聘笔试:中学语文模拟题 —单选(122024教师招聘笔试:中学语文模拟题 —单选(112024教师招聘笔试:中学语文模拟题 —单选(10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